上一篇
土家族服饰德昂族服饰
发布时间:2022-09-03 13:21:47
编辑:创始人
浏览:0次
唐代史书中有记载德昂族的先民——“茫人”部落以“藤篾腰箍”为饰,而这一装束,历经宋至清朝千余年的发展。后来的德昂族便继承了这一服饰。
“藤篾腰箍”最醒目的是套在妇女腰间的藤蔑圈,又被称为“腰箍”。早在德昂族的创世古歌中,就有“腰上箍着藤圈的姑娘靠得住”的说法,德昂族通常把佩戴腰箍的数量作为衡量姑娘心灵手巧的标志。从清代,德昂族从古代蒲人中分化出来,刘毓坷在光绪年间的《永昌府志》卷五十七顺宁府记载,崩龙族人“女以尖布套头,以藤蔑圈缠腰,漆齿纹身”。而现在其他民族以藤蔑圈缠腰的习俗早已不复存在,只有德昂族的这一习俗延续至今(图为德昂族传统银牌扣竹篾腰箍女服,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藏)。
在中国境内,德昂族有“梁”“布列”“汝买”三个支系。根据妇女不同服饰颜色和装饰,人们惯称他们为“花德昂”“红德昂”“黑德昂”。如“花德昂”妇女的裙子则由红、黑或红、蓝色线织成醒目的、宽约二寸的匀称线条。“红德昂”妇女长衣裙的下摆织有一段宽约一厘米的火红色横条纹;“黑德昂”妇女的长裙上则以蓝黑色为底色,间织着红、绿、白等色的细条纹。
德昂族妇女多穿黑色、藏青色的对襟紧身短衣和手工编织的筒裙。并配以银项圈、耳筒、耳坠、红绒球等首饰。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,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,长裙上织有彩色的横条纹。各地德昂族妇女的头饰略有不同。在过去,德昂族妇女剃光头,裹黑布包头,有的已婚妇女留长发。但现在的姑娘大都蓄发,用两端坠有彩色绒球的布包头,有的也用白色羊肚毛巾包头。德宏地区的妇女剃光额前头发,脑后留长发,梳成大辫,用黑蓝镶有花边的布包头,并将大发辫由脑后缠于包头之上。
不论哪个支系的服饰都有一些共同特点。德昂族男子头饰大同小异,均留短发,通常用两端饰以各色绒线球的黑色或白色布包头,男子上身习惯穿着侧襟短衣,衣服多是蓝色或黑色裤脚宽大的半截裤子,扎青布长条裹腿。过去德昂人左耳戴大银耳筒,上面经常会缀着彩色绒球,脖子上挂着银亮的项圈,外出时喜欢佩带一把长刀,背一个挎包,有些有铜炮枪的还要扛上枪。他们认为缠戴包头是成年男子庄严而神圣的事情,所以在传统婚礼上要举行隆重的取戴包头仪式。
图为“红德昂”“黑德昂”和“花德昂”服饰 老铁摄于2000年
取戴包头仪式一般在婚礼的第三天举行,届时,一对新人在歌手们的簇拥下,返回新娘家领取包头。到新娘家大门口时,男媒人拿出洁白的包头,放在祭盘上,然后唱起悦耳的“对歌调”,伴着歌声,新娘在媒婆的陪同下向父母、亲属、宾客等敬拜、赠物。赠礼仪式进行到尾声时,由新娘家一位长者,把包头缠系在新郎头上,以此来祝贺新婚夫妇和睦相处、万事顺心。
德昂族传统服饰 刘军摄影
参考资料:李莹:《云南德昂族服饰艺术及其传承研究》,硕士学位论文,2009年。
责任编辑:创始人

天寿高僧,一代宗师释觉益大法师
2022-12-26 17:43:33

八路军南下支队干部名册
2022-10-26 16:11:22

中国精神有什么
2022-10-12 11:49:54

圆实常化论 ——从六大思维辩证佛教与各教【连载之三】
2022-11-27 17:30:15

圆实常化论 ——从六大思维辩证佛教与各教 【连载之二】
2022-11-27 11:47:55

大连冰峪沟宣传片
2022-09-05 18:03:08

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片震撼出炉
2022-09-09 16:55:07

四川非遗100第九集《皮影人生》
2022-09-05 16:46:01

西双版纳城市宣传片
2022-09-05 18:46:31

魅力七彩云南宣传片
2022-09-05 17:28:03

隋炀帝杨广
2022-09-05 20:03:17

彭德怀元帅
2022-09-05 20:02:28

开国领袖毛泽东
2022-09-05 19:42:57

解放军总司令朱德
2022-09-05 19:53:17

清高宗乾隆
2022-09-05 19:50:14